黃種人,聽起來非常有中華民族的韻味。民族學和人類學上的正式命名叫做蒙古人種。每當我把這個名字說給我媽聽的時候她覺得難聽死了,感覺一下子從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降格到了蒙昧狀態。不過作為一個學術名詞,應該被不帶感情色彩的來看待,不能聯想太豐富,否則學術感就差得多了,我們就默默地接受這個定位吧。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名字真的很容易讓人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張蒙古人粗獷的大扁臉,誤導性地讓人認為蒙古人種就長蒙古人的的樣子。其實蒙古人只是北方蒙古種族的典型代表,蒙古人種分為三類:北方蒙古種族、南方蒙古種族和阿美利加蒙古種族。
以下六點是蒙古人種最重要的形態特徵,
①黃皮膚,黑頭發and直頭髮。
②毛少。
③臉又扁又寬,顴骨又高又大。
④眯眯眼and吊吊眼,眼珠黑色,單眼皮,內眼角包著(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用白話描述,看圖吧)
⑤鼻根低,嘴唇翹。
⑥頭骨上的特徵:矢狀脊,下頜圓枕,鏟形門齒和第三臼齒先天性缺失的出現率高。
另外說說鏟形門齒,是蒙古人種從50萬年前的周口店直立人就開始有的特徵。95%的東亞人都有。說白了就是門牙是鏟子形狀的,兩邊厚中間薄,可以自己舔舔感覺一下,八顆門齒都應該是鏟型的。
再另外,所謂的第三臼齒(M3)先天性缺失,其實就是不長智齒,並不是沒有長出來,而是根本連牙胚都沒有發育,先天就沒有。這也是蒙古人種的特徵之一。所以如果你到現在都沒長智齒,並不是說你此生再也無法獲得智慧,只是證明了你黃種人的身份而已。不過你要是長出來了也不要急急忙忙的想要往海外去尋根,M3先天性缺失的發生率高 ≠ 所有的蒙古人種都不長智齒。
北方蒙古種族
北方蒙古種族,或者叫做大陸蒙古種族。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剛才提到的首先浮現在眼前的那麼一張臉,見上圖。分為四個類型集團和兩個過渡類型集團。
中央亞細亞種族類型和西伯利亞種族類型:又稱北亞人種,主要分佈於中央亞細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比如,咳咳,蒙古。他們皮膚和眼珠顏色相對淺,體毛非常少。嘴唇薄,臉盤特大特平特寬(女孩子們要哭了……),鼻樑低,內眥皺褶和內雙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在北亞人種中又可以進一步劃分出中央亞細亞種族類型和西伯利亞種族類型等地區性變種。
遠東人類類型集團:又稱為東亞人種。主要分佈于中國華北地區、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包括部分藏族、滿族。皮膚顏色稍微深一點,絕大多數人直頭髮,面部明顯比北亞人狹窄。鼻型寬度適中。總之就是各種特徵都處於中間地位。不說了,上圖。
北極人類類型集團:又稱東北亞人種,主要分佈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具體長什麼樣我就不細說了,總之他們顴骨也很高,臉也是扁平寬大,但鼻根比北亞人稍高,有點印第安人的意思。一般都是愛斯基摩人,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阿留申人,部分楚科奇人、寇里亞克人、伊捷爾明人等等(都是西伯利亞東北的民族)。
烏拉爾人人類類型集團(過渡類型):在北方蒙古種人西移時(可能在舊石器時代末),他們在西西伯利亞和東歐的森林地帶與自西向東迎面而來的歐羅巴種人混合了。結果就形成了中間性的烏拉爾人類型集團。主要分佈于葉尼塞河以西的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烏拉爾人種可能具有白海--波羅的海人種和北亞種相混合的性質。下圖是一個巴什基爾姑娘。就屬於烏拉爾人類型集團。
南西伯利亞人類類型集團(過渡類型):中央亞細亞的蒙古種人進入了哈薩克和阿勒泰-薩彥高原的地區,同當地古代歐羅巴種居民混合,形成了南西伯利亞人類類型集團。從目前已發現的人類學和考古學資料來看,該地區青銅時代的居民顯然屬於歐羅巴人種。大約在西元1000年前後的時期,蒙古人種的成分逐漸向該地區滲入,古代的月氏人、烏孫人、口厭噠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都對南西伯亞人種的形成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今天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可以做為該人種的典型代表。他們比烏拉爾人類類型集團形成的稍晚,並且具有更多的蒙古人種特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